上海交大蔡子教授和上海工程大史雪荣教授访问计算室
(文/张永胜)
7月17日,应固体所物质计算科学研究室邀请,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的蔡子教授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的史雪荣教授来访,并做了两场精彩的学术报告,与会科研人员和两位教授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蔡子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解决量子多体波函数问题》(Approximating quantum many-body wave-functions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蔡子教授详细地介绍了近年来异常火热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并把此方法应用到研究量子多体问题中去,用于训练高精度的基态波函数,成功地解决了一维由波矢子和费米子的量子磁性快速震荡基态问题以及多体量子物理中的符号问题。此方法有望解决量子多体物理中的未知基态问题。
史雪荣教授的报告题目是《Mo2C表面性质及反应的理论研究》。史雪荣教授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提出了 beta-Mo2C的最稳定体相结构,并研究了各低维面的稳定性。同时研究了其表面的氧化现象,通过动力学计算研究低维表面氧化的动力学可能性;通过热力学计算给出了二相相图,并揭示了氧化对晶体形状的影响。
蔡子,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特别研究员。 2010年中科院物理所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德国慕尼黑大学、奥地利科学院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量子多体物理中的理论和数值计算,包括量子蒙特卡洛和密度矩阵重整化群、机器学习方法在凝聚态中的应用等。研究领域包括凝聚态物理,冷原子系统,以及量子开放系统中涌现的的量子多体尤其是强关联物理。
史雪荣,2005-2010年在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2007-200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与德国马普所联合培养博士生计划”赴德国fritz-haber马普所做联合培养博士。2010-2012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工作。后工作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担任副研究员。2016年7月至今,工作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2017年度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获得者。 多年来主要从事材料性质与表面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如异相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及反应机理研究、热力学计算、微观动力学计算等。

蔡子教授作报告

史雪荣教授作报告